以我們多年交情,我不介意你賺我錢

以下兩種情況,你會選擇哪一個:得到流行性重感冒,還是借錢給親朋好友?美國 Money 雜誌曾經針對 800 多位民眾做過這項調查,結果竟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,他們寧願選擇「前者」。 根據 Money 雜誌指出,有 66% 的美國人承認與親朋好友有金錢往來上的問題;更有高達八成的人相信,把友情搞砸的最好方法,就是借對方錢。在重視「情面」的台灣社會裡,當「情」字遇上「錢」字,「情義」或「信任」的道德壓力,往往會讓一個「不」字卡在喉嚨、難以回絕對方。

凱莉是個永遠閒不下來的人!在台灣時下班後進修、辦讀書會,也繼續工作,在美國升格人妻之後,更是對生活精打細算,假日要約會、玩樂,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週間的下班後了。因緣際會下,凱莉在去年底經營起美國代購的小事業。一開始就單純的因為時常郵寄包裹回台灣,親友家人的口耳相傳推薦下,凱莉在美國使用的多種美國才買得到的生活用品,慢慢的有了「辦公室團購」的小訂單,因為也沒有影響在美國的生活太多,就是凱莉採購時多拿幾樣、線上購物時購物車多了幾種商品而已。

美國代購小事業成立後的幾個月,凱莉身邊也多了幾個想賺些零用錢的朋友。在往下寫之前,凱莉想自己先檢討自己,一定是自己也有不小心,所以把「信任」兩字理所當然地套在多年交情的「朋友」上。後來有些明白,那句「救急不救窮」的意思。凱莉鮮少和朋友有金錢上的往來,第一次還真的是一兩年前為朋友的「救急錢」,當時的「救急錢」因為「信任」,使我們的友情至今不變。

這回有些不一樣,雖然不是救急,但也不是救窮,而是一個「合作」關係。我想,就是這個「信任」,讓我忘掉白紙黑字、立下契約,讓我因為「朋友」而輕易地將「信任」畫上等號,卻忘了不是每一個「朋友」都可以有「合作」關係,因為給了一個「方便」,最後付出最多代價的卻是「自己」。因為事情已過,凱莉從此也不會再多提,但這件事情卻實實在在的給凱莉上了一課:有些人只適合做朋友,不適合做創業夥伴;朋友,以我們多年的交情,我不介意你賺我錢,只希望朋友們不要踐踏「誠信」兩字,因為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產呀!

既使有多年的交情,我們都需要建立正確的商業價值觀,該讓朋友賺的就讓人家賺,該輪到我們賺的也不要過分客氣。當然,如果我們自己願意給朋友「友情價」,那是我們的選擇,相信朋友會感激我們;但請不要主觀認定朋友也「應該」或「一定要」用相同的標準對我們,不應該把自己的標準推演到所有人都應該這樣。其實,願意吃一點虧的人最後必然能獲得最大的福氣,或許當下沒有感覺,長時間下來,你會發現,獲得的回報絕對比當下的付出多更多。領悟這個道理後,凱莉發現,這就是做人成功的秘密,也是我們經常說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