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2018)年初的年度規劃,就是重拾每月閱讀的習慣,所以無論再忙,我一週都會花些時間閱讀自己當月買的書、訂閱的雜誌,以及檢視信箱裡那些重要的郵件。
嫁到美國來之前,曾經很猶豫:是要放棄那個自己辛苦三年的事業,還是走出舒適圈,接受新的挑戰?記得在美國開始的第一份(正式)工作,遇到一個難搞的上司,被挑戰了兩個月,才忍不住和他對上。當時爸爸媽媽都挺擔心我的工作狀況,一來擔心我這個「公主」一不小心擺了架子、二來害怕我這個「工作狂」忘了照顧自己;所以不時的問我工作狀況,我卻淡淡的回了一句:「我還在學習如何當一個員工」。那句話的背後,其實有著許多的無奈以及滿滿的抱負,只是還沒想好下一步要怎麼走,才可以接上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。那個時候是,現在也是,所以我更積極地充實自己,只希望離嚮往的樣子再近一點。
很慶幸這幾年來的自己都有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好好的充實自己,讓自己來到美國後可以很順利的找幾個工作。因為接了幾個工作,無論是個案或是打工,在個人公司或是團體公司,既使我稱自己是「自僱者」,事實是那些自己接案的對象,確實是我的「上司」。
如同今天晨間隨筆的標題,那是這一個月我面臨的挑戰。上司時間有限、上司有其個性,遇到一個與自己標準不同、做事方法不同的上司,在相處上難免不如己意。只是這個世界不缺抱怨的人。與其「一直抱怨」,不如捲起袖子,將時間花在「解決問題」上;與其希望上司改變,不如回來改變自己,改變自己與上司的互動方式,想辦法讓上司發揮功效的同時,又能協助自己完成事情。
最後,如果該做的事已做,終究發現自己真的無法與上司好好相處,那就不如歸去。